当前位置:首页>中国文化的精神PDF,TXT迅雷下载,磁力链接,网盘下载

中国文化的精神PDF,TXT迅雷下载,磁力链接,网盘下载

分类:文艺 发布时间:2020-04-29
产品特色

编辑推荐

★   承续冯友兰、钱穆对中国文化的温情,直述中国人的文化内核

过去史家论中国文化精神多从精英观点发挥,以致不太能关注广大民众,也不容易为普通民众理解,年近九十的史家许倬云,独辟蹊径,重新反省“以人为主体,天人合一”的中国文明,“大传统”与“小传统”并重,考察普通人所思所想,重新检讨中国文化中庶民百姓的精神层面。

★   “中国三部曲”压轴之作

继《万古江河》《说中国》之后,许倬云教授在文明的土壤里发掘养分,用逐渐被遗忘的“精神余沥”,滋养当代中国人的内心。

★   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好书,余英时郑重推荐、许纪霖专文导读

许先生社会史和考古学的知识以及饱满的生活实感,让他得以在多种文本中自由行走。宏观与微观交互为用、雅俗共赏、古今一贯,是这本书远远超越前人之所在。

★   一部探索中国文化基底的大家之作

上起文化精英,下至普通民众,无不包含在内。从宗教、哲学、历法、艺术、文学、民俗等各个方面出发,发掘文化的本相,诠释“文化中国”与“民间中国”的真谛,展示一个活生生的、日常生活中的中国文化。

 
内容简介

我们为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?中国文化的根底在哪里?我们中国人安身立命、生生不息的精神资源是什么?

 

历史的颠簸和挫折,使得中国文明丢失了不少本来有的好传统。许倬云先生把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看作一种多元互动的秩序,重新反省“以人为本、天人合一”的中国文明,从天、人、群、己各个角度呈现中国文化的精神,希冀在文明的土壤发掘养分,追寻和唤醒那些被遗忘的精神余沥,滋养和灌溉当代中国人的内心。

 

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饮食、医药、居住,所重视的多元和谐,求均匀而忌偏差,趋中和而不过分,种种观念,依旧可见于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中。一代代中国人美好高贵的精神、真实的人性,多不在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,而在市井陋巷、山野乡村,街谈巷议、共话桑麻……从开天辟地到江湖豪侠,从男女私情到精怪现象,涵盖范围相当广泛,代表了中国一般老百姓的喜恶与褒贬。他们的历史观,就是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的一套评价体系。

作者简介
许倬云,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,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,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、美国匹兹堡大学,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、美国夏威夷大学、美国杜克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。1986年荣任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。学贯中西的史学耆宿,精通中国上古史、文化史、社会史,熟悉西方历史及其理论与思想,擅长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,尤其是考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;不囿于书斋,时时心怀天下,关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。代表著作有《西周史》《汉代农业》《中国古代社会史论》《万古江河》《我者与他者》《说中国》等。


◎ 作者自述
现代文明正在进入一个非常紧张的转变关头,甚至可以说到了一个危急存亡的时刻。西方文明主宰世界,已经有三百年之久。由于西方文明本身排他的特色,这一个长时段内,西方文明已经削薄甚至毁损了许多其他文明。于是,我们必须要寻找新的因素,重觅新生。此时,环顾全世界,能够对西方文明提出针砭的文化系统,只有中国这一处了!
显示全部信息
目  录
导 读 生活肌肤中的中国文化/许纪霖

解 题 复杂的历史变奏
前 言 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
第一章 时空中的生活美学
第二章 天地人神的世界
第三章 神鬼故事的传说
第四章 多元互动的秩序
第五章 永远变化的宇宙
第六章 生命存在的意义
第七章 守护人间的众神
第八章 世俗化的宗教
第九章 共生共存的人际网络
第十章 小说传达的境界
显示全部信息
媒体评论
本书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生活相当全面,上起文化精英,下至普通民众,无不包含在内。许先生新著特别推广到普通民众,自是一别开生面之创举,因而也构成本书一大特色。顾炎武曾说:“君子之为学,以明道也,以救世也。”这恰恰是一部“明道”之作,同时又是一部“救世”之作,我郑重地推荐它给读者。
——余英时
许先生的笔下,是一个大历史。“所谓‘大历史’,不能从单独的事件着眼,必须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,观察整体的变化。”大历史要有大判断,非博览硕学之士,不能下大断语。
——葛兆光
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,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,而许先生,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。许先生心怀家国天下,从人类未来发展的大视野中,看到了中国文化贡献于世界文明的可能性空间。中国文化的精神不是孤独的、抽象的理念,它存在于华夏历史的肌肤之中,浸润于亿万百姓的日常生活。只要民族不亡,生命永续,中国文化的精神也将继续薪火流传下去,成为全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文明之一。
显示全部信息
免费在线读
一个世纪来,中国人学习的对象,那个曾经辉煌的西方世界却已迷茫不知方向,势将面临分崩离析。中国人将何去何从?然而,中国发展的形态和方向,将影响到世界整体的前途。本书,想从检讨过去和目前,提出一些我们该注意的问题并供大家思考。这也许对于我们寻找自己,重建自己的社会,能尽一些提醒的努力。
这一份心愿,已经许下去很久,但是因为限于能力一直没有下手。最早启发我的作品,是冯友兰在抗战期间撰写的“贞元六书”,即《新理学》《新事论》《新世训》《新原人》《新原道》《新知言》六篇。这六篇著作,从1939 年到1946年陆续出版,其内容就是尝试为中国文化的精神部分检讨诊脉,由此提示新的出路。从上述出版年份来看,这是抗战时期的著作,第一篇发表的时间是抗战第三年,最后一篇发表的时间则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年。那个时代,正是中国由生死存亡之际艰苦挣扎,终于熬到国土重光的阶段。在战争期间,艰难困苦,存亡未知,可是为了国家民族,更为了中国文化的延续,知识分子当时可以在警报声中、防空洞口、大树底下,弦歌不断,希冀中国的文化种子不因此而中断。冯友兰执教清华大学,因为家学渊源,研究中国的文化根底很深,又在美国留学,专治西方哲学,对于西方的学问也有深入研究。这六篇文章,是他努力检讨中国文化渊源,也设想如何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的综合作品。其中,《新理学》《新原道》和《新世训》,都相当专注地重新阐释中国哲学传统,也尽力设法融合儒、道、佛三家思想,既有批判,也有新解;《新事论》和《新原人》,则相当程度地注意到中国人新时代应有的伦理观念。
冯先生的著作在当时引起极大的反响。哲学家们各以其学派的观念和方法论,对冯先生的综合理论有相当的批评。然而,一般知识分子都深深感觉,这六篇著作承前启后、继往开来,对于中国即将复兴的局面有相当重要的启示作用。很快,中国内战、政权转移,冯先生以形而上学的立场所做的研究,与新政权的唯物主义格格难以兼容。在政治权力压迫之下,冯先生不得不牵藤补屋,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一番糅合。这个努力其实相当困难,而冯先生得到的结果也很难取信于读者。于是,本来的“贞元六书”竟不再被人注意。在海内外,牟宗三、唐君毅等先生,延续熊十力先生提示的线索,希望重建儒学。世人对他们的注意,现在已经超过对于“贞元六书”的讨论。
其实,凡此课题,正是我们现代人都应该注视审思的问题。目前我的这本小书,也是尝试在这个方向寻找途径。只是,冯先生的著作是哲学的研究,其中有不少的部分是非常精微的讨论:区分中国传统哲学中不同学派之间的差异,包括理学、心学的差别,也包括儒家、道家之间的差别以及彼此的影响。学理上的研讨,作为哲学著作是必要的,然而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却不容易吸收,更不容易转化为自己思想的指标。对于哲学我是门外汉,没有参加辩论的资格。此处提到冯著,应是回忆抗战时期的兵荒马乱之下还能产生此等著作,正是反映中国人百年困惑,以至危亡之际还将这一学术课题作如此认真的思考。
显示全部信息

点评